断卡行动2023新规则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电信网络诈骗断卡,妨害信用卡管理电信网络诈骗断卡的电信网络诈骗断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电信网络诈骗断卡;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行动
断卡行动是为电信网络诈骗断卡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依法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关联互联网账号的行动,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该行动。
“断卡”即是斩断犯罪分子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会用来进行网络贩毒、网络赌博,而这些钱大部分都是通过买卖的银行卡走账,难以追查和打击。
自2020年10月全国“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公安部指挥各地公安机关先后开展四轮集中收网行动,向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2021年6月,两部门部署依法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断卡行动是为打击、治理、惩戒实名制办理手机卡、银行卡(包括单位和个人的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以出售、出借、转借等方式提供他人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或者其他违法犯罪的行为,一经发现嫌疑人,便冻结其手机卡和银行卡。
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决定自10月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
2021年6月,工信部、公安部发布通告,部署依法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关联互联网账号工作,明确凡是实施非法办理、出租、出售、购买和囤积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关联互联网账号的相关人员,自通告发布之日起,应停止相关行为,并于2021年6月底前主动注销相关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关联互联网账号。
自今年5月以来,首批依法关停公安机关通报的涉案电话卡6055张,处置涉案关联互联网账号18552个,组织对1536.17万张“睡眠卡”等高风险电话卡进行了二次实人认证和处置,有力打击了各类违规办卡、养卡屯号行为。从公安机关通报看,近期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案数据环比下降了14.3%,案件持续高发的势头到了一定遏制。
断卡行动是为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依法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关联互联网账号的行动。
针对当前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日益突出的问题,2020年10月起,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工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在全国联合开展“断卡”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治理、惩戒非法出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的违法犯罪行为。
全国检察机关会同相关部门不断深挖延伸,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生态圈进行全链条打击和治理。依法严惩非法出租、出售电话卡、银行卡的违法犯罪行为,重点打击职业收卡、贩卡团伙,以及与之内外勾结的电信、银行、网络支付等行业内鬼。
实施“断卡”行动的原因
“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诈骗,还会用来进行网络贩毒、网络赌博,而这些钱大部分都是通过买卖的银行卡走账,难以追查和打击。
每年因诈骗、网赌而上演的家庭悲剧不计其数,给我国社会治安和家庭幸福造成了严重威胁。
断卡是公安部一项专项行动的代号,主要是切断非法买卖手机卡和银行卡的利益链条。意思是指: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署开展以打击、治理、惩戒开办及贩卖“两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断卡包括:
手机卡:包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和物联网卡。
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用身份证办套卡(银行卡、手机卡、手机银行)出租、出售、出借,或者提供自己的微信、支付宝收款码,就能得到500元—5000元的高额报酬,这种行为涉嫌犯罪!
行动原因
1、危害特别大。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的一大根源,是因为电话卡、银行卡的管理失控。每年因遭受电信诈骗而上演的悲剧不计其数,对我国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打击工作的迫切需要。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被骗子购买后实施诈骗,给警方的追查和打击带来巨大困难。斩断电话卡、银行卡的买卖链条,就等于给诈骗分子“断奶”,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前二天和一个朋友聊天,电信网络诈骗断卡他的银行卡就被冻电信网络诈骗断卡了,他是做外贸生意的,所以有多张银行卡,并且经常有对外汇款和接收到境外账户大额转账的情况,具他所说,大2020年之前还好,很少发生银行卡被冻的情况,但是自从2021年以外,这种事件发生的就比较频繁了,不只是他名字的呀,包括她妻子的,只要有大额的境外汇款或者收款,但是因不明的原因被冻,需要本人去银行提交资料再次解冻,而且手续很麻烦。弄的他现在用卡要非常非常小心。
无独有偶,前二天我们家邻居的阿婆也遇到了遇到了同样的事件,他的退休金账户被冻结了,她跑去银行去问,银行说这个事情他们不清楚,要去社保局去问,他说跑了社保局工作人员问,:“你为什么最近半年没有使用过这个银行账户?”阿婆说自己和儿子住在一起,家里的钱基本上都是儿子再出,自己很少用到钱。所以最近也没有来银行提取过退休金,社保局人员详细审核老人所添的资料后,又再次做了系统认证和人脸比对,告诉老人已经申请解封,等下个月来工资的时候会连同前几个月的一起发放。临走时还不忘提醒老人,银行卡里的钱不要一直不提取,这样有可能被银行定义成僵尸账户,遭到冻结。一般最好二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提取或存入操作。
这可能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够遇到了银行卡被冻结中的二种情况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使用习惯和国家金融政策的要求,被公安、银行断卡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 这里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下简单回答:
一、什么是“断卡行动”?
指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和银行卡的行为。这里的卡是指广义的电话卡和银行卡,还有各类物联网卡。同时银行卡除了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等,还包括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账户也包括在内。
二、“断卡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1、 “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容易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网络诈骗,也有可能被拿来进行贩毒、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
2、违法犯罪行为的所得大多通过银行卡洗白和转移,非法贩卖的银行卡为公安机关的追踪和侦破增加了难度。
三、针对公安机关的断卡行动,我们普通人能做点什么?
1. 切勿把自己实名的手机卡和银行卡租赁、买卖给他人,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2. 妥善保管自己银行卡和电话卡,保护好重要隐私信息,比如密码等
3. 不相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抵制银行卡和电话卡的买卖行为。
综合总结一下,断卡行为是公安局打击犯罪的一种行为,在这个行动中我们也有可能被误杀,需要积极的配合警方和银行提供相关的信息给自己的银行卡解封。同时我们个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身份信息和信用记录。主要自己身正,就不怕外面世界的分分扰扰!
网友评论